阳光“小茶苗”
她是一棵“小茶苗”,是“大茶苗”身上掉下的一粒小种子,茶苗妈妈把“小茶苗”送进泥土,在成长的路上,“小茶苗”靠着阳光雨露的滋润,茁壮成长。“小茶苗”是个女孩,今年21岁,家住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遂昌边界的偏远小茶村——北山村,家里有六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家里虽然穷,但却幸福、温馨。
“小茶苗”刚出生不久,父亲为了能让她有更好的生活,去很远的地方给别人做农活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一去就是好几个月。记得5岁时,父亲出去做事,她非常舍不得父亲,在后面拼命地跟着他挤上了汽车。可是路途非常遥远不方便带上她,在半路,她一不注意就被父亲甩给了亲戚,当她转身,车已离去。“小茶苗”很懂事,没有闹只是默默的伤心,跟着亲戚家的哥哥乖乖地待着,穿的衣服也都是哥哥的。当时正是秋季丰收季节,父亲不在家,所有农活只能靠母亲打理,过了很久很久,母亲才来接她。
幼儿园,“小茶苗”正是玩的年纪,这时她6岁,她可爱的弟弟悄悄降临,她成了姐姐。突然间,她懂事许多。母亲出院回家的第一天,她在家给弟弟洗尿布,亲戚过来夸她乖。转眼到上学的年龄,父亲微薄的工资完全无法满足她的学费,每学期开学,父亲都会因为缴不足学费而急切地去老师办公室恳求学校宽限一些日子。多少次,坐在教室里的她,透过那扇生锈的铁门,目送父亲的背影,直到渐渐消失在她的视线里。那个深刻的背影牢牢地住在她的脑海中。远离父母,她的身边多了一个关心她,还教她画画、跳舞的好老师。于是,她心里怀揣一个平凡却又伟大的梦———长大后成为一名好老师。
小学,“小茶苗”在寻梦的路上。在离她们村10多公里的北山小学就读,记得因为拿不出现金,她爷爷把一车的柴拉去学校卖。午饭是家里做好的,一小罐子菜(芝麻、粗细的梅干菜、酸辣榨菜),一罐饭,拿到学校,热一下就可以。学校条件简陋,只有三个小教室,一年级和二年级同一班,一个老师一边给大年级上课,一边又给小年级上课。三年级,所有小地方的学校合并到镇上的希望小学,学校离家更远了,她住进20多人的大寝室。初中依然在大柘中学上初中,在镇上六年,她一直暗暗下定决心要赶上他们,很遗憾,她并没有考上好高中。
高中,“小茶苗”努力向梦想奔去。2008年,她选择自己幼年的梦想——学前教育,这个专业得到亲戚朋友老师的认可。正全身心投入时,2009年,她的父亲查出患有慢性乙肝。看着父亲一天天老去,青丝变银丝的现实给了她很大打击。她的学费就落在母亲的身上,学校离家很远,为了节约路费,她周末很少回家,在学校,她学习专业知识,拓宽兴趣爱好,努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高考后,她来到另一个小山村的农家乐当服务员,起初四个人来到这里,工作一个月后,仅剩下她一人。工作量大,但她却觉得很有意义。入学通知书下来的那天,她兴奋不已。在亲戚、老师、学校以及县领导的帮助下,“小茶苗”顺利踏上大学之路。帮助她的每个人,都像是雨后那缕最美的阳光,给她前进的力量。
大学,“小茶苗”看见梦想的曙光。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减轻了她一半的负担,利用课后业余时间,她还在市区做兼职赚取生活费。大学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她零基础地学习古筝,在专业老师们的带领下,她已经可以在琴行给小朋友上课了,她正努力向“好教师”的梦想靠近。
每一个梦想的背后都需要一种坚定的信念。人生之路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不惧怕不畏缩,披荆斩棘,面朝阳光,一路向前。我们都是一颗小小的种子,要相信即使前方有再多千辛万苦,但也不要怕,一路走来,无数的阳光会指引道路,种子总能冲破坚硬泥土,茁壮成长。
(作者系音乐系11音乐表演中国乐器班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