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风铃花儿开——记文化管理系教师蒋曼曼
在楼梯转角,她低着头在我身边匆匆走过,风风火火的样子;校车上,她靠窗而坐,静静地看着窗外,像在思考着什么……这是我最初见到她的场景,我始终不能将一个文气的女孩和“拼命三姐”这个称呼联系在一起。这位明眸善睐、顾盼生辉的女子,正是我的专业老师——文化管理系青年教师蒋曼曼。
她是学生中的大姐姐。“曼曼姐!”走在路上总能听到同学这样称呼她,而她总是挥着手像孩子一样笑,“好久不见啊!”大概是因为年纪相仿,在与学生相处中,曼曼和许多同学格外亲热,喜欢什么事情都和她来交流。任何同学跑到办公室找她求解各种问题,她像万能超人般耐心地作答。12非遗1班是她带的第一个班,她像姐姐一样包容爱护每一位学生。在12非遗班毕业展的开幕式上,曼曼抑制不住情感哽咽了,眼泪中包含着对12非遗班的不舍,“我对他们怀抱歉意,自己经验不足,教的课程亟待提高,没有教会他们更多更好的知识。几年下来积累太多我对他们的不舍,我希望每一个同学在未来的路上越走越好。”
她是同学们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同学们,头抬起来!……”洪亮的声音响彻教室,不用猜就知道是曼曼老师的课。同学们会心一笑,端坐好,认真开始听她讲课。上课之前,她会认真备课,思考如何将课程上得丰富多彩,课后,她总结课堂经验,对课件不断修改补充,将实践内容和刚发生的事件加入到课件中。她的备课笔记厚厚的,密密麻麻做满功课,一份简单的PPT,有时她要花上一两天时间。工作认真负责,劳心劳力,她是个不折不扣的“拼命三姐”。
作为非遗教研室主任的她,从邀请校外业内资深人士做任课老师,到各班排课中时间的安排,每项工作,她都做得井然有序。工作之余,她不断充实阅历,外出培训、考试、参观展览和关注网上信息,对于学术理论方面的问题一点不敢松懈。遇到对同学有利的信息,她总会第一时间和学生分享,并交流心得。作为青年教师的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勤恳工作,踏实耕耘,硕果累累。2013年,她获得院级微课比赛三等奖,2012——2013学年优秀班主任。她发表论文《杭州市社区文化调查与分析》,并多次主持参与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我一直在梦想的路上前行,获得,成绩是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我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说话时,她的眼神充满自信。
曼曼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默默坚守的引路人,是我们扬帆路上且行且歌的引吭者,是我们遇到困难能够歇息的温馨港湾。她是我们一辈子的曼曼姐,脸上挂着淡淡微笑的她,好似迎风摇曳的风铃花,正在吐露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