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诚实守信的“迎考人”
编者按:又到一年考试季,如何把握正确的心态,做足功课,迎接各门科目的考试是当下学生应考虑的重要问题。可如今,总有那么一些人,既想考出好的成绩,又不想花心思复习,抱着侥幸心理,和老师来一场“斗智斗勇”,这样的行为实在令人不悦。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正视诚信问题,杜绝诚信缺失现象。在期末考试即将来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学院任课老师对诚信考试以及诚信缺失后果的看法和观点,希望给同学们以启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迎考人”。
舞蹈系13少儿音舞1班班主任黄婧:考出水平,测出真实,学生应排除外界干扰,端正考试的态度,充分利用一切时间,满怀信心,迎接考试,做到“分数诚可贵,奖励价更高。若为诚信故,两者皆可抛”。要时刻铭记,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全新认识自我的过程。
基础教学部思政教师王儿: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负责任。作为新上任的班主任,我对同学们一再强调作弊的严重性,我告诫同学们,只要学习勤快,就能考出好成绩,这样诚信的美德就不会流失。
基础教学部英语教师黄雁鑫:现在的作弊手段越来越高明,监考也只是一种形式,最主要还是靠学生的自律意识;同时,老师的出题也很重要,合理出题,规范出题,相信学生既能通过考试,又能过个好年,愿同学们在考试中充分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基础教学部语文教师沈从文: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我们必须牢记古人的教诲,做到诚实守信。考试是学生如何做人的品质考验,靠作弊得到的不真实成绩,只能短暂地满足个人的虚荣心。作为大学生,必须靠自己的真实水平立于不败之地,那才是真正的强者。
基础教学部英语教师郭华萍:对于日趋严格的监考制度而言,考试作弊得不偿失。学院应加强考前教育,积极宣传诚信考试,一经发现作弊现象将严肃处理,相信,不断改进国内的考试制度,学生必能正确面对考试,考出真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