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当今视屏媒体吸引眼球、轻松娱乐流行的时代,业余读书在世人看来越发枯燥,书的作用有被弱化的危险。然后从一个人的成长和素质发展角度看,读书的确比其他一般娱乐更能陶冶情操,更应成为每个人品格和情操的滋养剂。莎士比亚曾形象地把书籍比喻为“全世界的营养品”,他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比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比鸟儿没有翅膀。”卡迪尔认为:“阅读优秀的书籍,就是和过去时代中的最杰出的人们进行交流,也就是和他们传播的优秀思想进行交流。”我们曾饱含热泪颂读方志敏烈士的遗作《清贫》和《可爱的中国》,也难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读书是一种美的享受。蒙田说:“我享受书,犹如守财奴享受他的财宝。”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认为:“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履新土地,是至乐的事情。”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饭可一日不吃,觉可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翻开一本好书,闻着淡淡的墨香,可与陶渊明一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苏轼一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透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一个不爱读书的团队,必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团队;一个学风不盛的政党,必然是一个创造力匮乏的政党。
然而,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负荷增加,物质生活日渐富足,我们的阅读率却越来越低,尤其是目前纷杂的网络信息,世俗化、搞笑化的视频文化等吸引着大量青少年。在干部业余生活中,各类应酬占据越来越高的比例,少数领导干部“学风不浓,玩风太盛”,沉醉于酒色财气之中,迷恋于推杯换盏之间,把读书所能获得的人生启迪淡忘在脑后。
当前亟需重新唤起国人的读书激情,人人亲近图书,少一点烟酒味,多一点书卷气;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书香。让读书成为我们时代的风尚,成为我们生活的方式。让我们重拾阅读精神,培育书香社会,涵养一个书香中国。
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要乐于读书,勤于读书,善于读书。只有乐于读书,阅读才能成为“悦”读,才能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在获得乐趣的同时更新知识。只有勤于读书,知识才能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才能积少成多,有所收获。只有善于读书,才能以有涯生命博得无涯知识。
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努力培养我们健康的读书心境,保持凡心、静心、用心、恒心。要以平常心读书,不图功名;要静下心来读书,力戒浮躁;要用心读书,全神贯注;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活到老读到老,以书为友,相伴一生。
